古籍保护传承在上海:从历史中走来,在生活中扎根
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金石录》化身数字藏品,预约超过5万人,1万份上线迅速售罄;以《金石录》编纂和勘定为线索的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李清照》,以肢体语言重现古籍中蕴藏的文人情怀与历史意境;上海书画出版社首次采用原色原大、高清全彩的专业影印技术,出版《宋刻全本金石录
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金石录》化身数字藏品,预约超过5万人,1万份上线迅速售罄;以《金石录》编纂和勘定为线索的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李清照》,以肢体语言重现古籍中蕴藏的文人情怀与历史意境;上海书画出版社首次采用原色原大、高清全彩的专业影印技术,出版《宋刻全本金石录
11 月 13 日,“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贵州站”第二场活动走进贵州中医药大学。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贵州省图书馆(贵州省古籍保护中心)、贵州中医药大学、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贵州)共同承办。贵州中医药大学及贵州
10月29日至31日,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典籍博览交流工作委员会2025年会在长沙图书馆召开。来自全国20余家典籍博览交流委员会成员单位代表,全省各级古籍收藏单位及省内高校图书馆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在书斋里静静读完吴真老师的新作《暗斗:一个书生的文化抗战》。这部书讲述了“一个手无寸铁的书生留守沦陷区上海的文化抗战史”。把一个人与一部抗战史相类比,本身就具有一种奇异的辉光。郑振铎在民族危亡之际,“向战斗的文化人发出一个似乎迂远而其实是
14日,“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湖南站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此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共同承办。
2025年9月17日下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承办的“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在内蒙古大学隆重举行。国家图书馆原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张
沈阳师范大学古籍保护协会成立于2016年,依托图书馆古籍特藏室,以“传古韵、护遗珍、启新知”为使命,面向全校师生推广古籍文化。协会扎根典籍深处,融学术性与实践性于一体,致力于让古籍中的文字跃出纸面,与现代心灵共鸣。
2025年9月6日,“四川藏文古籍精编社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暨图书捐赠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在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向国家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等十余家单位捐赠珍贵藏文典籍共计90余套。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计
9月8日,“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山西站”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举办。本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与山西大学图书馆共同承办。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萨仁高娃,山西省文化和旅游